当前位置: 首页 > 问答 > 高血压的早期症状有哪些?这些信号千万别忽视
高血压的早期症状有哪些?这些信号千万别忽视
高血压的早期症状有哪些?这些信号千万别忽视 秋叶 eye 1000+次浏览 time 发布时间:2025-06-13 09:51:08

高血压的早期症状有哪些?这些信号千万别忽视

高血压的早期症状有哪些?这些信号千万别忽视

早晨起床头晕目眩、工作时突然眼前发黑、晚上睡觉总觉得心慌……这些看似普通的身体信号,可能是高血压发出的警报。作为威胁现代人健康的主要慢性病之一,高血压在我国成年人中患病率已超过25%,但近半数患者初期根本不知道自己已患病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"无声"的早期征兆和科学应对方法。

容易被忽略的6个早期症状

很多人以为高血压必定会伴随剧烈头痛,实际上初期症状往往隐蔽。常见的表现是后脑勺部位持续性钝痛,尤其在早晨起床时明显,这种头痛的特点是普通止痛药难以缓解。部分患者会出现无缘无故的耳鸣,像是有蝉鸣声在耳边挥之不去。

视力突然模糊值得警惕。当血压骤升时,眼底血管痉挛会导致短暂性视物不清,这个症状通常持续几分钟后自行消失,容易被误认为是用眼疲劳。还有患者反映经常感觉颈部僵硬,这其实与血压升高导致的肌肉紧张有关。

睡眠质量下降也是信号之一。有些高血压患者明明身体疲倦,躺下后却辗转难眠,或者睡着后反复惊醒。更隐蔽的表现是手指麻木,这是由于末梢循环受影响导致的,常见于清晨手指发胀、握拳无力。

血压多少才算超标?

血压多少才算超标?

根据新《高血压防治指南》,诊室测量血压≥140/90mmHg即可确诊。但要注意,偶尔一次测量超标不能作为诊断依据。建议在平静状态下连续测量3天,如果收缩压()持续在130-139mmHg之间,或舒张压(低压)在85-89mmHg之间,就属于"正常高值",需要开始生活方式干预。

值得关注的是,现在不少年轻人体检发现血压偏高却不以为然。事实上,18-35岁人群中出现高血压,未来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比中老年患者更高。职场人士尤其要注意"隐匿性高血压",这类患者白天诊室测量血压正常,但动态监测显示夜间血压明显升高。

确诊高血压后该怎么办?

确诊高血压后该怎么办?

首先不要恐慌。确诊初期可以先尝试3-6个月的非药物治疗:每日食盐控制在5克以内,相当于一个啤酒瓶盖的量;多吃芹菜、菠菜等含钾丰富的蔬菜;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,快走、游泳都是不错的选择。

如果生活方式调整后血压仍未达标,就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。常用的降压药包括长效钙拮抗剂、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,具体用案要结合个人情况。记住千万不能自行购药,有些患者听信偏方服用所谓的"天然降压药",反而耽误了正规治疗。

关于降压的3个认知误区

关于降压的3个认知误区

常见的误区是"没症状就不用吃药"。其实高血压对血管的损伤是持续存在的,等到出现明显症状时,可能已经引发动脉硬化、肾功能损伤等并发症。另一个误区是"吃药伤肾",实际上规范使用的降压药反而能保护肾脏,真正伤肾的是不受控制的高血压本身。

很多患者关心"降压药是否需要终身服用"。这个问题因人而异,部分通过严格生活方式管理使血压长期稳定的人,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减量。但对于绝大多数患者来说,高血压确实需要长期管理,就像每天需要吃饭睡觉一样,按时服药也应该成为生活常态。

预防永远胜过治疗。建议30岁以上人群每年少测量2次血压,有家族史者应该更频繁。办公室白领可以准备一个经过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,测量时注意保持坐姿、安静休息5分钟后再测。记住这些数字:理想血压应低于120/80mmHg,超过这个数值就该提高警惕了。

热门资讯更多>

联系我们
联系方式:
联系原因:
确定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