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血压被称为"无声的",是很多心脑血管疾病的导火索。据统计,我国每4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高血压患者,但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血压已经超标。高血压如果不加控制,可能会引发中风、心梗、肾衰竭等后果。
长期高血压会对身体多个器官造成损害。首先是心脏,会增加心肌梗死的风险;其次是大脑,可能导致脑出血或脑梗塞;对肾脏的伤害也不容忽视,时会引起肾功能衰竭;还会损伤视网膜血管,导致视力下降甚失明。
正常血压值是120/80mmHg以下。如果多次测量血压都在140/90mmHg以上,就可以诊断为高血压。建议35岁以上人群每年少测量一次血压,有家族史或肥胖人群应该增加测量频率。
1. 合理膳食很重要
减少盐的摄入量,每天食盐不超过5克。多吃新鲜蔬菜水果,选择全谷物、低脂乳制品、鱼类和坚果,这些都是有益心脏健康的食物。
2. 保持适当运动
每周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,如快走、游泳或骑自行车都可以。运动能帮助降低血压5-8mmHg。
3. 控制体重很关键
超重会使血压升高,每减重1公斤,血压可能会下降1mmHg。建议体重指数保持在18.5-23.9之间。
4. 戒烟限酒不能忘
吸烟会直接损伤血管,使血压升高。饮酒也要适量,男性每天不超过25克酒精,女性不超过15克。
5. 充足睡眠
每天保持7-8小时优质睡眠,睡眠不足会导致血压升高。建议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。
6. 学会管理压力
长期压力会导致血压升高,可以通过冥想、深呼吸等方式缓解压力。工作之余培养一些兴趣爱好也很重要。
7. 按时服药不可少
如果医生建议服药,一定要遵医嘱按时吃药,不能擅自停药或减量。定期复诊监测血压变化。
高血压患者在日常饮食中要特别注意:限制腌制食品、罐头食品的摄入;选择新鲜食材自己烹饪;外出就餐尽量选择清淡口味的菜品;炒菜时后放盐,让盐分停留在食物表面;可以用醋、柠檬汁、香料等代替部分盐分。
如果出现以下情况需要立即就医:血压突然升高超过180/120mmHg;出现剧烈头痛、视力模糊、胸痛、呼吸困难等症状;原有高血压症状加重或药物失效。平时也要定期复查,监测血压控制情况。
很多人认为没有症状就不需要治疗,这是错误的。高血压的危害是长期积累的;还有人觉得血压降下来就能停药,这也是不对的,随意停药会导致血压反弹。另外,年轻人也会得高血压,不能掉以轻心。
高血压虽然不能完全,但通过科学管理和良好的生活习惯,是可以有效控制的。希望每位高血压患者都能重视自己的健康,把血压控制在范围内,远离并发症的威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