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总收到粉丝私信问:"想做吸脂又怕风险大怎么办?"作为在医美行业摸爬滚打十年的老编辑,今天就用直白的话跟大家吸脂手术那些事儿。先划重点:吸脂不是手段,而是方式,这点很多人都有误解。
上周遇到个25岁的姑娘,1米6的个子体重110斤,非要做腰腹吸脂。医生检查后发现,她皮下脂肪厚度根本没达到手术标准。这里要敲黑板:BMI超过28的属于肥胖人群,建议先科学减重;适合做吸脂的是体重正常但局部脂肪堆积,比如产后妈小肚腩、白领久坐形成的"马鞍臀"。
有二型糖尿病、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要慎选。有个真实:32岁的刘女士隐瞒了甲亢病史,术后出现心动过速,多花了三倍时间。所以术前体检报告千万不能造假!
目前正规医院常用的就三种:传统负压吸脂、水动力吸脂和黄金微雕。传统负压适合大部位抽吸,价格相对亲民;水动力对神经血管损伤小,期能缩短1/3;黄金微雕适合皮肤轻微松弛的人群,能同步刺激胶原再生。有个细节要注意:某些机构鼓吹的"超声波溶脂""冷冻溶脂"其实不属于手术吸脂范畴,也天差地别。
去年陪同事去做大腿环吸,她原话是:"打肿胀液像被马蜂蛰,抽脂时有吸尘器在皮下的异物感。"但全程在麻醉状态下确实不会剧痛。术后前三天需要穿塑身衣止血,这种紧绷感比疼痛更让人难受。有个实用建议:提前准备带侧拉链的塑身衣,换药时就知有多方便。
见过夸张的是有人术后第三天就去健身房,结果导致皮下血肿。正常来说:术后7天拆线前避免碰水,1个月内忌烟酒和辛辣,3个月都要坚持穿塑身衣。有个容易被忽略的点:抽脂部位会暂时失去知觉,用热水袋保暖时要测试温度,去年就有患者低温烫伤上了新闻。
记住三个硬指标:①必须有《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》的麻醉科;②医生要同时具备《医师资格证》和《医疗美容主诊医师证》;③术前必须面诊评估脂肪厚度。特别提醒:千万不要被"全包"吸引,某机构3999元全身吸脂的,后来被曝光用的是劣质。
后说句掏心窝的话:任何手术都有风险,吸脂量的红线是5000ml。如果遇到"想抽多少抽多少"的医生,建议转身就走。关于吸脂还有疑问的,可以在评论区留言,我会用这些年积累的行业经验帮你避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