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到体检,很多人反应是“我身体挺好的,没必要检查”。可你知道吗?很多疾病早期根本没有症状,等到不舒服时可能已经错过佳治疗时机。今天我们就来体检科那些事,告诉你为什么每年体检真的很重要。
基础体检套餐通常包含血常规、尿常规、肝功能、肾功能、血糖血脂这些必查项,就像给身体做“年度报告”。但很多人不知道,30岁后要加做甲状腺B超,女性要关注乳腺和妇科检查,男性别忘了前列腺筛查。就像开车要定期保养,我们的身体也需要定期“检修”。
每次体检都被要求空腹8-12小时,这不是为难人。吃过早饭再抽血,血糖血脂数值会“虚高”,肝功能结果也可能不准。记得有次遇到个大哥,喝完豆浆来体检,结果转氨酶异常偏高,复查才知道是豆浆惹的祸。所以听医生的,前晚上8点后就别吃东西了。
看到报告单上↑↓符号别慌,轻微超标可能只是熬夜或饮食影响。但要是这几个指标异常就要注意了:空腹血糖超过6.1、低密度脂蛋白高于3.4、尿酸超过420。有个40岁的客户连续三年尿酸偏高不当回事,后来痛风发作才知道问题性。体检科医生提醒,异常指标要连续追踪观察。
20多岁重点查传染病和基础指标;30岁后加做标志物;40岁以上要做心脑血管深度筛查;50岁后胃肠镜该安排上了。去年有位52岁的阿姨,就是通过体检科的胃肠镜发现早期肠息肉,及时处理避免了恶化。记住,体检不是“套餐越贵越好”,适合自己的才是好的。
体检前3天别喝酒,前别剧烈运动,连体检当天的晨跑都要暂停。穿宽松衣服,女性避开生理期。容易被忽视的是——长期服药的人要提前医生,像降压药、甲状腺药物通常需要正常服用,但维生素补充剂可能要停几天。
很多医院体检科都有“早鸟”,预约上午7-9点的时段往往更便宜。职工卡里的钱可以刷部分体检项目,事业单位还有额外。记得带上往年的报告,重复项目可以酌情减免。不过要提醒大家,某些体检套餐可能会漏掉关键项目,千万别贪便宜吃大亏。
查出结节、息肉别自己吓自己,体检科医生见过太多“假警报”。先找专科医生复查,很多时候定期观察就行。去年有位客户体检发现肺部磨玻璃影,3个月后复查自己吸收了。但如果是持续加重的异常,一定要及时深入检查,早发现早干预才是体检的意义。
说到底,体检就像给身体做年检,花小钱防大病。与其提心吊胆担心健康,不如踏踏实实做检查。你上次体检是什么时候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