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刷牙时发现牙龈出血?吃冷饮突然牙疼到睡不着?这些信号可能提醒你:口腔健康亮红灯了!据新统计,我国超90%的成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口腔问题。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语言,那些悄悄毁掉牙齿健康的"隐形"。
牙齿上出现黑点或小洞,吃甜食时发酸,时会夜间剧痛。很多人不知道的是,牙齿邻面(两个牙齿挨着的地方)是容易藏匿蛀牙的位置。
牙龈红肿出血、口臭、牙齿松动。千万别以为牙龈出血是"上火",这可能是牙周炎的早期信号。
嘴巴里出现白色小坑,吃饭说话都疼。超过两周不愈合的要特别警惕!
后牙区胀痛,张不开嘴,可能伴随发烧。年轻人尤其容易中招。
吃冷热酸甜时牙齿短暂刺痛,可能是牙龈退缩或牙釉质磨损。
刷牙后仍持续存在的异味,80%源于口腔内的细菌分解物。
不只是影响美观,更会导致清洁死角,增加患病风险。
口腔内出现擦不掉的白色斑块,属于癌前病变警示信号。
刷牙黄金法则:
每天2次,每次少2分钟,选用软毛牙刷,每3个月更换。记住要"竖着刷"而非"横着拉锯",尤其要注意清洁牙龈边缘。
饮食避坑指南:
少喝碳酸饮料(包括无糖款),吃酸水果后半小时内不要立即刷牙,避免用牙开瓶盖、咬冰块等危险动作。
定期检查提醒:
成年人每年少1次洁牙+口腔检查,儿童每半年检查1次,糖尿病患者需增加检查频率。
特别提示:孕妇由于激素变化更容易出现牙龈问题,建议孕前做好口腔检查,孕期4-6个月是相对的治疗期。
出现以下情况请立即就诊:夜间持续性牙痛、面部突然肿胀、牙齿意外断裂、口腔溃疡两周未愈、牙龈自发性出血。
后提醒大家:口腔是全身健康的"晴雨表",糖尿病、心脏病等都可能通过口腔症状早期显现。爱护牙齿就是投资健康,从现在开始,给牙齿多一点关爱吧!
本文参考卫健委《口腔健康核心信息》、中华口腔医学会指南,由从业10年医美健康编辑整理,内容仅供参考,具体诊疗请遵医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