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血压被称为"无形的",许多人直到体检才发现自己血压偏高。这种常见的内科疾病不仅影响心脏健康,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。今天我们就来高血压的那些事,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和预防。
简单来说,高血压是指在血管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持续偏高。医学上,正常血压应低于120/80 mmHg,如果多次测量超过140/90 mmHg,就可能被诊断为高血压。
很多人觉得高血压不痛不痒,没什么大不了的。这种想法大错特错!长期高血压会使血管"超负荷工作",血管壁会变得又硬又脆,就像老化的橡皮管一样。终可能导致心梗、脑卒中等后果。
早期高血压可能完全没有症状,这也是它危险的原因。随着病情发展,有些人会出现:
- 经常性头痛,尤其是后脑勺部位
- 容易头晕目眩
- 偶尔胸闷心悸
- 睡眠质量下降
- 容易疲劳
值得注意的是,这些症状并不特异,很容易被误认为是工作太累或压力大造成的。建议30岁以上人群每年少测量一次血压,有家族史的人更要提高警惕。
高血压的发病原因复杂,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:
1. 遗传因素:父母有高血压,子女患病风险增加
2. 年龄增长:血管弹性自然下降
3. 不良饮食习惯:高盐、高脂、高糖饮食
4. 缺乏运动: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
5. 超重肥胖:体重超标对血管造成额外负担
6. 长期压力:精神紧张导致血管收缩
7. 吸烟饮酒:尼古丁和酒精直接损伤血管
预防高血压,要从日常生活细节做起:
饮食调整
少吃腌制食品、加工食品,每日盐摄入控制在5克以内。多吃新鲜蔬果、全谷物、鱼类等富含钾、镁的食物。推荐"得舒饮食"(DASH饮食),这种饮食模式被证明能有效降低血压。
规律运动
每周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,如快走、游泳、骑自行车等。运动时要注意循序渐进,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血压骤升。
控制体重
体重每减轻10斤,收缩压可能下降5-20 mmHg。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,将BMI控制在18.5-24之间。
管理压力
学习放松技巧如深呼吸、冥想等。充足睡眠,每晚7-8小时高质量睡眠对血压调节很重要。
戒烟限酒
吸烟会立即升高血压,戒烟后血压会逐渐改善。男性每日饮酒不超过25克酒精量,女性减半。
对于轻度高血压患者,医生可能会建议先尝试3-6个月的生活方式调整。如果血压仍未达标,就需要考虑药物治疗。常用降压药包括:
- 钙拮抗剂:如氨氯地平
- ACE抑制剂:如依那普利
- ARB类:如缬沙坦
- 利尿剂:如氢氯噻嗪
切记不要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。部分患者担心长期用药会有副作用,实际上规范用药利远大于弊。
高血压需要长期管理,建议:
- 在家定期监测血压并记录
- 遵医嘱按时服药
- 定期复诊评估治疗
- 关注其他指标如血糖、血脂
- 出现头晕头痛加重、胸闷等及时就医
记住,高血压虽然常见但不可小觑。通过科学防治,完全可以将其控制在范围,享受健康生活。如果你有任何疑虑,建议尽早医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