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刷牙时发现牙龈出血?吃苹果总留下血印子?这可能不是简单的"上火",而是牙周炎在作祟。作为口腔健康的隐形,牙周炎在我国成年人中的发病率高达70%,但真正重视的人却不多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容易被忽视的口腔问题。
牙周炎其实就是牙齿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。想象一下,牙龈就像保护牙齿的"土壤",当细菌长期堆积形成牙菌斑,"土壤"就会慢慢流失。早期可能只是刷牙出血、口臭,等发展到牙齿松动时,往往已经错过佳治疗时机。
这几个典型症状要注意:
- 刷牙时牙刷上有粉红色泡沫
- 牙龈颜色变深红,摸起来软塌塌的
- 牙齿看起来越来越长(其实是牙龈萎缩)
- 咬硬物时牙齿使不上劲儿
很多人纳闷:我每天都刷牙,怎么还会得牙周炎?其实除了清洁不到位,这些因素也在推波助澜:
1. 长期吸烟的人,尼古丁会让牙龈血管收缩
2.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
3. 孕期激素变化大的准妈妈
4. 经常用牙开瓶盖、咬线头的人
冤枉的是遗传因素,有些人天生牙龈抵抗力较弱,更需要特别注意。
如果确诊牙周炎,别急着问"能不能"。就像高血压需要长期管理,牙周炎治疗也分不同阶段:
阶段:基础治疗
洗牙+龈下刮治是标配。别被"刮治"吓到,现在都有舒适的超声设备。这个阶段可能要跑医院2-4次,每次间隔一周左右。
第二阶段:手术治疗
针对患者,可能需要做牙龈翻瓣手术。听起来吓人,其实就像给生病的牙龈"做个深度清洁"。
第三阶段:维护期
治疗后3-6个月要复查,就像汽车需要定期保养。医生会用探针检查牙龈情况,必要时做维护性治疗。
治疗只是开始,日常护理才是持久战:
1. 选对牙刷:小头软毛牙刷更灵活,电动牙刷的计时功能能刷牙时长
2. 牙线要用对:不要"拉锯式"拉扯,应该贴着牙面上下滑动
3. 冲牙器辅助:尤其适合戴牙套或者有牙缝的人
记住口诀:刷牙345(每天3次、饭后4分钟、每次5个面)
误区1:"牙龈出血是上火,喝凉茶就行"
持续出血就是牙龈在求救,凉茶治标不治本。
误区2:"洗牙会把牙缝洗大"
牙缝本来就存在,只是之前被牙结石填满了。
误区3:"牙齿松动就要拔掉"
轻度松动通过治疗可以稳固,别轻易放弃自己的牙齿。
误区4:"治疗一次就能好"
慢性病需要定期维护,没有一劳永逸的办法。
误区5:"老人才会得牙周炎"
临床发现,35岁以上人群就有明显患病趋势。
后给三个实用建议:
1. 每半年到一年洗一次牙,就像给口腔做体检
2. 备孕前建议做牙周检查
3. 控制血糖和戒烟对牙龈健康关重要
牙周炎是个"沉默的疾病",等有感觉时往往已经比较。记住:对待牙龈出血,宁可小题大做,也别掉以轻心。毕竟再好的假牙,也不如自己的真牙用得舒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