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被胃痛疼醒、吃顿饭就胀气、反酸烧心睡不好……这些消化问题困扰着无数人。但很多人搞不清该挂哪个科,今天我们就来专门解决这些问题的消化内科,看完你就明白哪些症状该找他们了。
从嘴巴到这条"流水线"都是消化内科的管辖范围。具体来说:食管像输送带,胃是搅拌机,小肠负责吸收营养,大肠处理废料,肝胆胰则是默默助攻的"后勤部门"。这些地方出问题,比如吞咽困难、胃痛腹泻、黄疸便秘等,消化内科医生都能解决。
不过要特别注意:如果是右下腹突发剧痛(疑似阑尾炎),或者呕血便血情况紧急,得直接去急诊科!
1. 吃饭后胸口后面火辣辣的疼,躺下更——可能是胃食管反流
2. 肚子疼位置会跑,一会儿胀气一会儿拉肚子——肠易激综合征信号
3. 带血还变细,体重莫名其妙下降——必须排查肠道问题
4. 皮肤突然发黄,小便颜色像浓茶——肝胆在
5. 经常打嗝反酸,喉咙总有异物感——别忽视食管问题
6. 一吃油腻就右上腹疼——胆囊炎典型表现
7. 便秘腹泻交替超过3个月——别当普通肠胃炎
很多人怕做胃镜肠镜,现在有检查可选。其他常见检查也很简单:
• 吹口气查幽门螺杆菌(像测酒驾)
• B超看看肝胆胰脾(抹点凉凉的凝胶)
• 验血查肝功能(抽一管血就行)
• 粪便潜血检查(留个小样本)
医生会根据症状选检查,不是所有项目都要做。比如年轻人偶尔胃痛可能只需要做个呼气试验,50岁以上人群则建议把胃肠镜安排上。
误区1:喝粥养胃
:反酸的人越喝越难受,胃要靠正常锻炼
误区2:少食多餐对胃好
:除非是术后,否则会打乱消化节奏
误区3:胃病都是吃辣造成的
:幽门螺杆菌感染、压力大才是真凶
真正有用的护胃方法就三点:规律吃饭、细嚼慢咽、吃完别立刻躺下。胃镜室医生告诉我,那些常年保持午饭后散步20分钟的人,胃黏膜状态普遍更好。
1. 胃药不能随便吃:抑酸药吃久了可能影响钙吸收
2. 便秘别急着用开塞露:会形成依赖,改善饮食结构更重要
3. 体检发现胆囊息肉别慌:小于1cm且没症状的定期复查就行
4. 肠道准备很重要:做肠镜前清肠不等于白做
后提醒大家:40岁以上建议做次胃肠镜,很多消化道早期没症状。把这篇收藏起来,下次肠胃不舒服就知道该不该挂消化内科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