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到血管性疾病,很多人可能觉得离自己很远。其实这类疾病非常常见,从年轻人到中老年都可能遇到。血管就像人体的"交通网",一旦出现问题,轻则影响生活质量,重则危及生命。那么到底什么是血管性疾病?日常生活中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和应对?
血管性疾病主要分为动脉疾病和静脉疾病两大类。动脉疾病常见的就是动脉硬化,也就是常说的血管硬化。表现为血管壁变厚、弹性降低,导致血流不畅。另一个常见的是动脉瘤,血管局部膨出形成瘤样扩张,随时可能破裂造成大出血。
静脉疾病中以静脉曲张为人熟知。长时间站立的人群特别容易发生,下肢静脉血管迂曲扩张,不仅影响美观,时还会引发血栓。深静脉血栓也是需要警惕的,血栓脱落可能导致肺栓塞,相当危险。
血管性疾病的症状往往容易被忽视。比如经常头晕、眼前发黑,可能是颈动脉或椎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。走路时腿部酸痛,休息后缓解,医学上称为"间歇性跛行",很可能是下肢动脉堵塞的信号。
静脉疾病的症状更为直观。腿部青筋凸起、皮肤颜色变深、瘙痒难忍,这些都是静脉曲张的典型表现。如果突然出现单侧腿肿、疼痛,更要警惕深静脉血栓的可能。一旦出现呼吸困难、胸痛等症状,要立即就医。
血管病变不是形成的。长期高油高盐饮食会让血管内皮受损,给动脉硬化埋下隐患。吸烟更是血管"头号",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直接损伤血管壁。缺乏运动、久坐不动会减缓循环,增加血栓风险。
遗传因素也不容忽视。如果直系亲属有心血管疾病史,自己更要提高警惕。随着年龄增长,血管弹性自然下降,中老年人群更要注重血管健康管理。
保护血管要从日常生活做起。建议每天30分钟的有氧运动,快走、游泳都是不错的选择。饮食上要控制盐分和脂肪摄入,多吃新鲜蔬果。戒烟限酒必要,这是对血管好的保护。
对于需要久坐的工作者,建议每隔1小时起身5分钟,做做踮脚尖运动,促进下肢回流。睡觉时可以在脚下垫个枕头,帮助静脉回流。这些小习惯长期坚持,对血管健康大有裨益。
当出现可疑症状时,建议尽早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。血管超声是检查的,可以清楚看到血管结构和血流情况。CT血管造影能更地评估血管状况,但需要注射造影剂。具体的检查方式需要由医生根据情况决定。
如果确诊血管性疾病,一定要遵医嘱规范治疗。药物治疗很关键,包括抗血小板、降脂、降压等药物。对于病例,可能需要进行血管介入手术或外科手术。治疗后要定期复查,监测血管状况变化。
血管健康关系到全身各器官的供血供氧,必须引起足够重视。养成良好生活习惯,定期体检,发现问题及时就医,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血管保持年轻状态。记住,预防永远比治疗更重要,从今天开始就关注自己的血管健康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