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天照镜子时,你是否也为脸上的痘痘、色斑或敏感发愁?作为从业15年的皮肤科医生,我发现大多数人的皮肤困扰都集中在几个典型问题上。今天就用直白的语言,告诉大家这些皮肤问题的和解决方法。
很多年轻人以为痘痘过了青春期就会好,结果30多岁还在战"痘"。其实痘痘的医学名称叫"痤疮",是一种慢性皮肤病。轻度痘痘可以试试含2.5%过氧化苯甲酰的药膏,每晚洁面后薄涂。但要注意,药房买的祛痘产品不能连续使用超过3个月,否则可能皮肤屏障。
如果痘痘发炎红肿、留下深色痘印,说明已经发展到中度痤疮,这时候需要皮肤科医生开具抗生素药膏配合治疗。记住千万不要用手挤痘痘,这样会导致炎症扩散,更容易留下疤痕。
门诊经常遇到这样的患者:用各种淡斑产品反而斑更明显了。这是因为色斑分为很多类型,黄褐斑、老年斑、雀斑的处理方式完全不同。举个例子,黄褐斑怕过度刺激,盲目使用高浓度美白成分反而会加重色素沉着。
靠谱的做法是先找皮肤科医生确诊类型。一般的色素斑可以考虑低能量的激光治疗,配合使用含氨甲环酸、熊果素的护肤品。重要的是严格防晒,紫外线会让任何色斑都变得更。
现在自称敏感肌的人越来越多,但真正的敏感性皮肤需要满足几个标准:容易泛红、刺痛、灼热感,对普通护肤品不耐受。如果你符合这些特征,要警惕可能是玫瑰痤疮或特应性皮炎等皮肤病。
改善敏感肌的关键是精简护肤:选用不含香精、酒精的医学护肤品;洗脸水温控制在32-34℃;停止使用去角质产品。如果持续发红发烫,需要及时就医,医生可能会开具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这类药物。
首先要破除一个误区:毛孔大小主要由基因决定,护肤品只能暂时性改善。市面上宣称"收缩毛孔"的产品,实际上是通过控油或轻微刺激让毛孔暂时看起来变小。
想要实质性改善,可以考虑医疗手段:油性皮肤适合做果酸;伴有痘坑的可以选择点阵激光;单纯毛孔粗大可以尝试微针射频。但要注意,任何治疗都需要3-5次才能看到明显,千万不要相信"一次"的宣传。
近几年出现一个新名词——"护肤品皮炎"。表现为用很多高端护肤品,皮肤却容易泛红、长闭口。这是因为过度护肤会皮肤屏障,就像给土地施太多肥反而会烧苗。
正确的护肤步骤其实很简单:清洁-保湿-防晒。25岁以后可以加一个抗氧化产品,30岁以后考虑添加抗老成分。记住一个原则:皮肤需要的不是多的护理,而是合适的护理。
后给大家三个实用建议:,皮肤问题超过一个月不改善就要看医生;第二,网购护肤品前先查备案信息;第三,治疗皮肤问题要有耐心,很多慢性皮肤病需要3-6个月才能。记住,健康的皮肤应该是舒服的,不红不痒不紧绷,这才是好的状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