怀孕是人生中特殊的阶段之一,产前检查就像给未来宝宝的份健康保险。许多新手妈妈会问:产前检查到底查什么?今天就用直白的语言,帮你理清那些必须要做的项目。
产检不是简单的"走流程",它能及时发现妊娠糖尿病、贫血等潜在风险。去年某医院数据显示,规律产检的孕妇并发症检出率比未规律检查的低67%。特别是35岁以上高龄产妇,按时检查更能大幅降低不良妊娠结局。
1. 次建档检查(孕12周前)
包括血常规、尿常规、血型、乙肝梅毒筛查等基础项目。这时会听到宝宝原始心管搏动,很多妈妈说像小火车"咚咚"的声音。
2. NT检查(孕11-13周+6天)
通过B超测量胎儿颈部透明带厚度,这是早期的排畸筛查。检查前不需要憋尿,但建议带块巧克力防止宝宝不配合。
3. 唐氏筛查(孕15-20周)
分早期血清筛查和中期的DNA检测。如果结果显示高风险,医生可能会建议做羊水穿刺进一步确认。
糖耐量试验(孕24-28周)
需要空腹喝糖水测三次血糖。近遇到位孕妈因为嫌麻烦跳过这项,后来确诊妊娠糖尿病才后悔。其实现在很多医院改良版检测方案。
胎心监护(孕32周后)
每次20分钟监测胎心变化曲线。有个实用建议:选宝宝平时活跃的时间段去做,避免反复折腾。
有些妈妈觉得"以前没产检孩子也好好的",但现代医学证实,规范产检能使胎儿畸形检出率提升40%。比如2018年某接诊的,通过四维彩超及时发现了胎儿先天性膈疝,出生后立即手术现在孩子很健康。
• B超前稍微走动有助于宝宝变换体位
• 血检前三天避免高脂饮食
• 保存好所有检查单,医生要看趋势变化
• 提前列好想问医生的问题清单
双胎妊娠需要增加B超频率,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产妇每月要复查TSH指标。有高血压病史的要从孕早期开始监测尿蛋白。
"B超有辐射"其实是错的,超声是声波不是射线;"抽血会贫血"也不科学,每次检查抽血量还不到一次献血量的1/10。
记住,按时产检就是对宝宝好的守护。下次检查前,不妨把手机备忘录打开,把医生的叮嘱实时记下来。毕竟母子健康,从来都不是小事。